楞严经注音网
标题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来源:楞严经注音网作者:时间:2023-02-03 06:07:20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杂诗三首(其三)沈佺期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
沈佺期《杂诗三首其三》阅读答案及赏析 杂诗三首(其三)
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①,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②。

【注】
这首诗描写了闺中少妇与塞上征人两地相忆的情感。②黄龙戍:唐时东北要塞,在今辽宁开原西北。
①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②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⑴ 请分析颔联中“月”这一意象在运用上的妙处。(4分)
⑵ 综观全诗,简要概括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战争怎样的态度。(3分)
(3)请赏析“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的妙处。
(4)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参考答案:
⑴明月高挂中天,照着不眠的闺妇,也照着思念亲人的征夫。以月写人,以月寄情,一笔写出两人的离恨,抒发了饱受战乱之苦的离人相思之苦。(每个要点2分,大意对即可)
⑵这首诗既有对战争长年不断,给百姓带来离乱之苦的不满,(1分)也包含着希望有人能带兵克敌,一举夺胜的期盼。(2分,大意对即可)
(3)①写法别致,借物抒情,诗人借月亮表达了闺妇和征夫每当月夜,却不能共赏,只能异地相思相忆之苦;②“可怜”既形象地再现了征夫思妇的凄清孤寂的处境,又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之情。
(4)本诗通过描写闺中怨情(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揭露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表达了反对战争,渴求过和平安宁生活的心愿。


二:
(1)“长在汉家营”中的“长”应该怎样读?为什么?
(2)诗歌表达了“少妇”怎样的愿望?
(3)全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


答案:
(1)cháng。因为这是“经常,不断地”的意思。
(2)有个名将能率领军队,一举破敌,结束战争,使天下亲人早日团聚。
(3)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赏析:
这是沈佺期的传世名作之一。诗人类似“无题”的《杂诗》共有三首,都写闺中怨情,流露出明显的反战情绪。这一首诗除了怨恨“频年不解兵”外,还希望有良将早日结束战事,是思想上较为积极的一首,艺术上也颇具特色。
  首联叙事,交代背景:黄龙戍一带,常年战事不断,至今没有止息。一种强烈的怨战之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抒情,借月抒怀,说今夜闺中和宫中同在这一轮明月的照耀下,有多少对征夫思妇两地对月相思。在征夫眼里,这个昔日和妻子在闺中共同赏玩的明月,不断地到营里照着他,好象怀着无限深情;而在闺中思妇眼里,似乎这眼前明月,再不如往昔美好,因为那象征着昔日夫妻美好生活的圆月,早已离开深闺,随着良人远去汉家营了。这一联明明是写情,却偏要处处说月;字字是写月,却又笔笔见人。短短十个字,内涵极为丰富,既写出了夫妇分离的现在,也触及到了夫妇团聚的过去;既轮廓鲜明地画出了异地同视一轮明月的一幅月下相思图,也使人联想起夫妇相处时的月下双照的动人景象。通过暗寓着对比的画面,诗人不露声色地写出闺中人和征夫相互思念的绵邈深情。
  抒写至此,诗人意犹未尽,颈联又以含蓄有致的笔法进一步补足诗意。“春”而又“今”,“夜”而又“昨”,分别写出少妇“意”和良人“情”,其妙无比。四季之中最撩人情思的无过于春,而今春的大好光阴虚度,少妇怎不倍觉惆怅!万籁无声的长夜最为牵愁惹恨,那昨夜夫妻惜别的情景,仿佛此刻仍在征夫面前浮现。“今春意”与“昨夜情”互文对举,共同形容“少妇”与“良人”。联系前面的“频年”、“长在”,可知所谓“今春”、“昨夜”只是举例式的写法。在“频年不解兵”的年代里,长期分离的夫妇又何止千千万万,他们是春春如此思念,夜夜这般伤怀啊!
  这一联说闺中少妇和营中良人的相思。双方的离情别意之中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心愿,这就是末联所写的:“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将”是带领的意思。古代军队以旗鼓为号令,这里的“旗鼓”指代军队。希望有良将带兵,一举克敌,使家人早日团聚,人民安居乐业。这里写透夫妇别离的痛苦以后,自然生出的一层意思,揭示出诗的主旨,感慨深沉。
  这首诗构思新颖精巧,特别是中间四句,在“情”、“意”二字上着力,翻出新意,更为前人所未道。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从文气上看,一二联都是十字句,自然浑成,一气贯通,语势较和缓;第三联是对偶工巧的两个短句,有如急管繁弦,显得气势促迫;末联采用散行的句子,文气重新变得和缓起来。全诗以问句作结,越发显得言短意长,含蕴不尽。

评析
在诗歌创作上,沈佺期虽善于写作形式华丽、对仗工巧的应制诗,但内容空洞,华而不实,几无可取之处。长期以来为人称道的主要是描摹征戍贬谪和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作。由于诗人对唐初连年不断的边塞战争给人民造成的痛苦和灾难怀有不满的情绪,一些以征戍闺怨为题材的诗作往往写得真挚感人。《杂诗三首》就是这样的作品。这组诗从思妇与戍卒的角度出发,以征戍闺怨为主旨,意在期盼良将出现一举夺取龙城,结束令人困扰的战争,明显地具有反战情绪,言短意长,含蕴无尽。这组诗构思新颖精巧,诗中所抒之情与所传之意彼此关联,由情生意,由意足情,势若转圜,极为自然。
相关推荐
热点栏目
推荐阅读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

圣人敛福,君子考祥;作德日休,为善最乐。...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

圣人之于善也,无小而不举;其于过也,无微而不改...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古诗原文[挑错/完善...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古诗原文[挑错/完善]圣人能...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

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最新文章
两头担心 两头担心

两头担心...

两意三心 两意三心

两意三心成语名称两意三心成语拼音liǎng yì sān xīn...

两头三面 两头三面

两头三面成语名称两头三面成语拼音liǎng tóu sān mià...

两全其美 两全其美

两全其美成语名称两全其美成语拼音liǎng quán qí mě...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

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语名称两国相战,不斩来使成...

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

两极分化成语名称两极分化成语拼音liǎng jí fēn huà...

两头白面 两头白面

两头白面成语名称两头白面成语拼音liǎng tóu bái mià...

两相情愿 两相情愿

两相情愿成语名称两相情愿成语拼音liǎng xiāng qíng ...

两情两愿 两情两愿

两情两愿...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

两叶掩目成语名称两叶掩目成语拼音liǎng yè yǎn mù成...

楞严经原文全文 手机版 网站地图